二手房挂牌集体创新高!一线城市,炒房客扎堆离场了 快消息

2023-05-23 11:33:50 来源:城市财经

作者:子非鱼

01


【资料图】

一线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创新高

对于以存量房为主导的一线城市来说,二手房冷暖才是决定楼市冷暖的关键。

在之前的文章中,本号已经分析过,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4月份二手房成交量已经集体转向,其中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环比跌幅最大,达到了40.5%,上海环比下跌26%,广州环比下跌14.36%,深圳环比下跌24%。

但最新传来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不仅二手房成交量转弱,伴随着的还有二手房挂牌量激增。

换句话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也集体创下了新高。

深圳方面,财新网披露:

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最新数据显示,5月8日至5月14日,全市在售二手房有效房源52397套,创下近1年来新高。这一数据,一月底的时候还不到3.5万套。

上海方面,上官新闻披露,根据中原和链家的数据,上海二手房挂牌量在20万套左右,比往年有所增加。

21世纪经济报道,也披露上海二手房挂牌量在上升。

广州方面,广州PLUS披露,前阵子,链家上广州二手房的挂牌量一度突破14万套。即便之后清理了不少三证不齐的房源,目前挂牌量也依然超13万套。

北京方面,二手房挂牌量自去年11月份就突破了10万套,此后维持高位挂牌。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麦田房产数据显示,4月份北京二手房挂牌量环比上月增加4.5%。

02

议价空间将扩大

一边是二手房需求在缩减,一边是挂牌量在创新高,是什么造成的,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造成的原因,其实我已经解释过很多遍。

一方面,在一季度压抑的需求被集中释放后,消耗得差不多,与此同时,收入和就业尚未复苏,新的需求尚未形成,产生了需求空档。

另一方面,宏观数据所呈现的结果没有达到投资客的心理预期,这让很多人在年初的盲目乐观心情瞬间遭受了打击,收缩了投资战略。

同时,很多理性的投资客,在一季度其实就在不断挂牌,试图利用这一波行情成功实现脱身,因为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心城市的挂牌量就已经在不断创新高。

如今预期和信心再度转弱,炒房客离场的诉求会更加强烈。

一方面是需求断档,另一方面炒作冷场,才有了热点城市新房与二手房集体转向的局面。

那么,二手房需求缩水与挂牌量创新高,会带来什么影响?

直接影响,是会增加议价空间。说白了,会增加房价下行压力。

这是显而易见的。

表面上看,北上广深高企的房价背后,都是富豪在支撑,但实际上,支撑北上广深楼市的主力不是富豪,而是中产阶层。

富豪负责炒作,但最终需要中产阶层来接盘,才能实现闭环。

但现在收入和就业没有复苏的背景下,一方面中产的收入也遭遇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去年开启的裁员潮、降薪水潮,到今年并未结束。

对未来的不安全感,让很多背负着房贷压力的中产一族正在抓紧时间提前还贷。

最有力的佐证数据就是央行不久前公布的4月份房贷数据,不仅增量下降,而且是负增长。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央行

一般来说,房贷增量基本不可能为负数。因为市场行情那么再差,也会有成交,只要有成交,就会有房贷增加。

但事实摆在眼前。而且,与此同时,我们的存款也在4月份出现了下降。存款去年以来一直在飙涨,4月份出现了转折。

本来以为存款拿出来,是去买房的。但结果发现,存款减少之下,反映消费的CPI继续走弱,房贷反而负增长。只能说明,钱拿出来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提前还贷了。

在这种背景下,必须降价,才能激活市场的流动性。

房地产市场最怕的不是降价,而是失去流动性。

没有流动性,开发商回不了款,地方城市也会减少税收收入。而且,为了绞尽脑汁阻挡房价下跌,会想尽办法出台各种修修补补的工作,不但对市场干预太大,阻挡了市场的自主发展,削弱了市场的积极性,对于市政府本身的工作人员,也会疲于奔命。

而接受现实,接受降价,尽管在冷却的市场环境下,不一定能增加多少成交,但至少不会是互相僵持的僵局。

楼市最怕的就是陷入僵局。

事实上,从诸葛找房披露的数据来看,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诸多热点城市,当下挂牌的二手房成交量中,80%以上都在降价。

诸葛找房披露的数据显示,4月份热点城市二手房调价房源中,降价比例比3月份进一步扩大,达到了86.3%。

降价面积在扩大,但成交量还是在下跌,为何?

只有一个合理解释,就是降价幅度不够大。1000万降到950万,看似降价,但有什么用?

03

新一轮挤泡沫大幕拉开

北上广深面临的不仅是成交量缩水,还有人口问题。

2022年北上广深港人口集体出现了下降。

2022年上海人口减少了13.54万人,不仅是一线城市中人口减少最多的城市,也是全国之最。

北京去年减少了4.3万人,深圳减少了1.98万人,广州减少了7.65万人。香港减少了6.83万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当然,深圳、广州的人口减少是去年疫情期间人口回流带来的偶然性。

但是高房价的挤出效应也在显现。深圳、广州人口在2023年肯定会回归正增长,但增量几乎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动辄几十万。

从2021年开始,中国的人口格局已经生变。2021年是口罩三年期间影响最小的一年。

在这样一个影响最小的一年中,中国的人口增量主阵地已经从一线变成了二线省会城市。

上图是过去两年的人口变化情况。

2021年,当杭州、成都、西安仍有二十多万人口增量,武汉实际增量也在20万以上,长沙增量逼近20万时,上海只增加了1万,北京减少了0.4万,深圳、广州也从之前动辄五六十万人口增量直接跳水至几万。

所以说,导致这种局面,诱因可能是疫情,但疫情也只是加速了周期,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根本因素还是城市自身发展的结果。

人口流入量减少,乃至负增长,意味着增量需求见顶。

种种利空因素叠加在一起,高房价的中心城市,摆在面前的似乎只有一条路可选,挤泡沫,调整房价。

不然就会陷入僵局,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至于发布救市措施,是不会管用的。去年以来浩浩荡荡的托底楼市行动,已经告诉我们,没有收入和就业预期的托底,没有多大用处。

上一篇 : 2023医院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杭州举办 天天热消息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