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张稳 张珈玮 赵鹏程 四川成都报道
“唐爷爷,到家了!”4月17日下午6时45分许,56岁的刘德文和他那个熟悉的红色背包出现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港澳台到达大厅。刘德文护在胸前的红色背包里,装着阔别故土75年的四川安岳籍老兵唐毅奇的骨灰盒。
缝补过多次的红色背包,20年来陪伴刘德文无数次往返海峡两岸、走遍二十余个省份。被人们称为“灵魂摆渡人”的刘德文用这个背包护送了200多位已故老兵的骨灰回到故乡安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4月17日下午,刘德文将唐毅奇老人的骨灰送到其家属手中。
阔别故土75年终于踏上归途的“影子爷爷”
4月17日早晨8点,刘德文从高雄乘坐高铁前往台北桃园机场,14时45分,他乘坐BR765航班飞往成都。在这趟航班上,还有一位特殊的“客人”,那就是唐毅奇。
唐毅奇是四川安岳籍老兵,曾参与长沙会战、赣南战役等,1948年他跟随部队到了台湾,上世纪60年代在台湾去世。
在这趟航班上,刘德文照旧买了两张机票,一张给自己,一张安放唐毅奇的骨灰。
刘德文背着老人的骨灰盒和老人家属致意
18时15分,BR765航班缓缓降落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三个半小时的飞行,是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乡愁,唐毅奇足足走了75年,而他的家人,也已等待了数十年。
“心情很激动,也很复杂,越近越觉得迫不及待。”唐毅奇的两个孙子,76岁的唐清宁和73岁的唐清泽,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出口,他们早已在机场等候了许久。
“我们四兄弟从来没见过爷爷,从小就模模糊糊地知道有一个爷爷在海峡的对岸。随着时间的流逝,对爷爷的思念愈发深厚。”唐清泽告诉记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就开始想方设法寻找爷爷,后来得知爷爷到台湾后在屏东退伍,他还在香港的报纸上刊登过寻人启事。
“由于我们给不出更多信息,再加上同类的故事有很多,所以就一直没什么结果。”2012年,唐清泽有机会到台湾去,还曾专门到屏东去寻找,但也没有什么进展。
直到2017年,唐清泽辗转和刘德文取得联系。“他是很实诚的一个人。”这是唐清泽对刘德文的第一印象。唐清泽简单把爷爷的情况告诉了刘德文,“他非常爽快地告诉我,他说我认你这个事儿。”
从那之后,刘德文跑遍了屏东的乱葬岗和公墓寻找唐毅奇,由于登记信息不完善,刘德文就一个个墓碑去查看,但是一直没有任何收获。“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从台湾南部各个土葬的地方一一寻找。”
“他(刘德文)在寻找的过程中,还摔断过肋骨。我看到他那么辛苦,后来我都灰心了,我就告诉他说,你不要去找了。”唐清泽说。但刘德文并没有放弃,还一直劝他要坚持。
直到2019年的端午节,唐清泽获知爷爷埋葬的地点是寺庙,并把这一消息告诉刘德文。
“我心里面想的是,这次找不到就再也找不到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大雨天,浑身湿漉漉的刘德文在东山寺找到了唐毅奇老人的骨灰。
“找爷爷的路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没有找到爷爷,我们心里一直有一个结没有打开。我们是比较幸运的,虽然故事很悲惨,但是结局我们认为是很完整的,因为真的是像在海中捞针,最终了却了我们这个心愿。”
刘德文和唐毅奇两个孙子合影留念
“看到包着骨灰盒的白布已经变成黑色即将风化,想到唐爷爷从1948年到台湾,到上世纪60年代病故,一直是一个人,一直到现在,我心里是蛮酸楚的。唐爷爷颠沛流离一生,这么久了,我们不能再让他当游魂。我们一定要让爷爷回到最亲的土地,跟家人团圆。”找到唐毅奇的当天,刘德文给唐清泽打电话。“他打电话来我不敢接,因为我知道那个是最重要的时刻,如果没有找到就找不到了。”直到刘德文第二天再给他打电话,他才鼓起勇气接起电话,“我知道不能不接,不管是好的结果或是不好的结果,但是我腿都发软。当他说找到了,我当时忍不住就哭了。”
由于疫情原因,刘德文不能马上将唐毅奇老人的骨灰送回家乡,他将老人的骨灰暂放在家里,每到清明、中秋等节日,都会摆上祭品,像祭拜自己亲人一样祭拜唐毅奇。“唐爷爷从2019年9月就在我家,已经一千多天了,他就和我的亲人一样。”
唐清泽告诉记者,原本的计划是2020年1月送爷爷回四川安葬,他们也早已选好了墓地。“三年了,我们已经等了三年了。”
4月17日下午6时45分许,看到刘德文出现在机场到达大厅,红了眼眶的唐清泽兄弟俩,马上迎了上去,紧紧握住刘德文的双手。三人缓缓跪下,刘德文小心翼翼把装着骨灰盒的背包放在地上,打开背包取出了用红布精心包裹着的唐毅奇的骨灰盒。
跪倒在地的唐清宁和唐清泽,用双手抚摸着爷爷的骨灰盒,“爷爷,回家了。70多年了,我们这些亲属,终于看到爷爷荣归故里了。”
这一幕,刘德文太熟悉了。最多时,他曾一年在台湾和大陆之间往返29趟。二十年来,这样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重逢故事,在刘德文的坚持下不停上演。
和唐毅奇老人一块回来的,还有一张老人的照片。这张照片,同样格外珍贵,因为这是唐毅奇唯一一张存世的照片。
“之前家人一直觉得很遗憾,连爷爷一张照片都没有,都不知道爷爷长什么样子,我们都叫‘影子爷爷’。对我们来说,有了骨灰有了照片,就很充实了,终于知道爷爷长什么样子了。前段时间,我们刚把爷爷的照片给公墓。”唐清宁告诉记者。
刘德文和唐毅奇的亲人一起送老人回老家安岳入土为安
背骨灰的人:只要背得动会一直背下去,背不动了就让儿子传承下去
记者注意到,从见面之后,唐家兄弟一直紧紧握着刘德文的双手。对他们来说,对刘德文不只有感激,还有尊敬。“我们认为,故事的主角是刘里长,我们家只是这200多名老兵之一。”
寻找唐毅奇老人的过程中,刘德文遇到了很多瓶颈和困难,找了几十处乱葬岗、土葬岗,中暑、摔跤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有一次还摔断了肋骨。“可能也是担心我的安危,唐大哥中间曾经想要放弃,我说不能放弃,我一定把唐爷爷找回来。”对刘德文来说,唐家兄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此次是今年以来,刘德文第二次从台湾带老兵回到家乡。就在半个多月前,他刚护送在台湾去世的老兵田发祥的骨灰回到家乡北京。“孝道行善,我们绝不放弃,特别是身为中国人,我要传承下去,帮助更多在台老兵回到自己的家乡,魂归故土,落叶归根。”
今年已经56岁的刘德文,是台湾高雄市左营区祥和里的里长(相当于大陆的居委会主任),他所在的小区有不少年过七旬的老兵,这些老兵很多人都没有娶妻生子,一生孤苦无依。在照看老兵的过程中,刘德文深深感受到了他们的孤独和思乡之情。特别是每年清明节,这些老兵都会买几样祭品,朝着家乡的方向跪拜,这样的场景总是让刘德文心酸不已。
2003年,一名年近九旬的大陆老兵拿出珍藏多年的高粱酒,请刘德文去家里吃饭,对他说出自己的心愿,“里长,可不可以等我死后,把我的骨灰背回家乡,葬在我父母的坟前。”那一天,已经87岁的老人,在刘德文的面前,哭得像个孩子。这件事,给了他很大的触动,后来,刘德文信守承诺,决定送老人骨灰回家。
刘德文仔细地擦拭老人的墓碑
自2003年起,刘德文开始将在台湾去世的老兵骨灰带回大陆安葬,在过去的20年时间里,他凭一己之力,把200多位老兵带回了家。
3月29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03年以来,刘德文先生不辞辛劳、奔走两岸,足迹遍布大陆20多个省份,先后带着200多位老兵的骨灰回故乡安葬。他做这些事,生动诠释了两岸同胞不分省籍、不分地域,都是一家人。正是这样的亲情义举,抚慰了老兵的离乱之痛,让他们如愿魂归故里。我们向刘德文先生表示敬意和感谢,也愿意积极支持他的善举,帮助更多过世的在台老兵实现遗愿。
“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归来吧,归来呦,我已厌倦漂泊……”这不仅是唐毅奇老人的心声,更是无数还没有回到故土的老兵的共同心愿。
据悉,这些年,祥和里的老兵陆续逝去。从1970年代的3800多人,到刘德文刚当选里长时的1800多人,再到如今仅剩下20多人,最多的一年,刘德文参加了120场葬礼。“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把他们都送回家乡”,刘德文说。
不过,刘德文也已经从青葱壮年走到了双鬓斑白,身体早已不似从前硬朗。“虽然还有3年多我就60岁了,但是能坚持我就一定会坚持做下去,只要我身体上可以,我就会坚持做下去。如果真的有一天做不下去的时候,我会请我自己的儿子传承下去,来帮这些在台老兵回到自己家乡。”刘德文曾经带着自己的儿子送老兵回家。“那年,我摔断了两根肋骨,我儿子刚好是初中一年级放暑假。”
刘德文说,之所以一直用这个红色的背包,因为这里面寄托了他深厚的情感。“红色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喜事的代表,每次我都会用红布来把他们背回家,因为这是喜事。”
每一次,刘德文都会为回家乡的老兵买一张票。“因为他们都是我的家人,我就是要让他们坐着回家。我把他当作是一个活生生的长者,我把他带回家乡来。中途如果有住宿的话,我也会定个标间,让这些长辈能够睡在我的身边。”
对此,唐家兄弟也是非常感动,“真的是把我们家属没想到的也都想到了。”
刘德文和妻子一起祭拜唐毅奇老人
“不管是在公墓、寺庙,还是在乱葬岗,我们都会一一去找,我们是把他们当作家人在寻找,所以不会说遇到瓶颈、遇到困难就放弃。我们一定会帮这些老兵圆回家的梦,圆大陆这些亲人的心愿。” “送老兵回家”这件事,在刘德文心中比任何事都重要。
而对于“灵魂摆渡人”这个称谓,刘德文说,能把在外漂泊这么多年的游魂带回家,他很愿意做这件事。“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肯定,其实这种支持和肯定,也是我继续帮助这些老兵回去的动力。既然这么多大陆的亲朋好友支持我做这件事,我责无旁贷,一定要坚持做下去。我们血脉相连,希望能在两岸搭起一道桥梁,送更多老兵回家。”
“唐爷爷,回家了,这是你最亲的土啊,回家了。”4月18日上午,刘德文和唐毅奇老人的亲属一起将老人的骨灰安葬在四川安岳岳阳公墓。刘德文仔细擦拭老人的墓碑,久久不愿离去。
离别故土75年的唐毅奇终于叶落归根、入土为安,而刘德文的摆渡之旅还在继续。“这三年我们一共找到了29位老兵,准备带他们回家,月底就要去江西,下个月初要去黑龙江,还有4位山东籍的老兵……” 刘德文对记者细数着,“他们想家,我都看得到,我一定会送他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