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观点:新时代地方高校法治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2023-05-24 02:22: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在法治社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法治人才是不容忽视的一项核心资源。地方高校作为法治人才的重要培养阵地,必须紧跟新时代对法治人才提出的要求,立足实际,秉承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法治人才培养路径,制定出更具新颖性和实效性的法治人才培养方案,全方位提升法治人才的整体素养与综合实力。

就当前地方高校法治人才培育现状来看,高校重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治人才。随着地方高校法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应用型、复合型以及基础型法治人才呈现出越来越显著的融合培养趋势,即重点培养能够适应全新社会发展形势与需求的职业法律人。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地方高校要找准自身优势,充分展现出自身特色,紧密围绕法治人才的教育培养定位和目标,逐步强化和高效落实实际教育要求,在培养法学专业学生扎实基础知识之上针对性提升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为法学专业学生未来就业以及职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新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培养法治人才,对于建设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法治人才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创新路径:


(资料图片)

明确法治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定位。在地方高校法学专业教学工作中,人才培养目标发挥着重要导向作用。地方高校在创新和改革法学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进一步明确法治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将其进行细化处理。伴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国家对法治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为法治人才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当今社会中法治人才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地方高校需要明确新时代背景下法治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以此为导向予以落实。

优化和完善法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地方高校主要是为地方实务部门培养和输送优质法治人才,在创新和改革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要聚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推行改革,提升法学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一是将法学专业领域考试,诸如法律职业资格证考试的相关内容和要求充分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当中,借助专业课程教学来辅助学生,给予学生更专业的指导和帮助。二是结合所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开设一些特色法学课程,比如师范类高校可针对法学专业学生开设教育法相关课程。三是积极致力于创新教学方式,大胆尝试和应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多倾听和采纳学生对于法学课程学习的相关建议等,借助更具吸引力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法学思维,引导学生以法学视角观察和发现问题,并做出专业理性的判断。

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培育优质法治人才。地方高校在培养法治人才过程中,要坚持以职业胜任力为导向,切实提升法治人才的专业实力。一方面,提高就业教育指导力度,提升法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就业能力与职业胜任力有着紧密的关联性,要高度重视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的培养,理性判断当前法学专业学生职业胜任力的真实水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成长需求,适当提升就业教育和指导力度,比如,学校可定期或者不定期开设法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课程,及时传授就业知识与技能,在无形中指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就业理念和心态,为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切实帮助。另一方面,充分应用动机成就理论,全面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自信与决策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融入和应用动机成就理论,即给学生们设置一些能够在短期内实现的小目标,让学生们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提升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职业胜任能力。教师需要在成就动机的设置上下功夫,理性思考目标实现概率,保证目标设置的可行性与挑战度,并及时根据学生反馈情况来调整和优化具体内容,同时利用鼓励机制提升学生的自律性。

提升实践教学在法学专业教学中的比重。在培养法治人才过程中,实践教学所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不容小觑,是地方高校培养优质法治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一是切实提高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在现有法学专业实践课程基础上,多设置和安排一些实践性质的活动内容,比如案例教学等,丰富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教师要积极主动和学生交流互动,多引入一些经典案例,组织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同时设置一系列引导性问题来吸引学生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案件事实和争议焦点的陈述,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法律执业水平。教师要做好实践活动的主导者,主导好实践活动的节奏和流程,为学生提供自主讨论和学习的空间。二是在现实条件允许情况下构建法学专业实验室。法学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学生需要在专业法学实验室里参与学习和实践。地方高校可以为学生构建科学实验室、心理学实验室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在实验室里完成相关课题。三是制定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方式,针对实践类型的教学可采取非笔试考核的方式,比如要求学生们提交课程报告或者实践表演等,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充分考核。四是建立第二课堂,即通过第二课堂来完成实践教学的任务。实践证明,建立第二课堂对于培养和提升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比如,学校可以成立校级法律援助中心,由专业法学课程教师带队,法学专业学生通过比赛评选的方式加入到法律援助中心队伍,为学校师生或附近社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定期安排法律援助中心的学生们深入到基层开展一系列普法宣传工作,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攒经验,切实提高学生对法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们意识到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有效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近些年,社会急需法律专业人才,虽然法学专业就业人数逐年递增,但就业形势并不理想。在此背景下,地方高校在培养法学专业人才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法学专业人才谋求更多的发展途径,让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因此,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到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创业的训练机会,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

提高法学专业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在地方高校法治人才培养中,法学课程教师是开展法学教育、培养法治人才的直接实施者,法学教师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法学教育以及法治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地方高校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要提高对法学专业教师队伍的关注力度,切实稳步提升法学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一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师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法学教师的加入。与此同时,结合法治人才培养需求,适时适当调整对法学教师的招聘标准,确保每一位加入到法学专业教师队伍当中的新教师都能够快速参与到教学任务。二是为法学专业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和进修的机会。要鼓励和支持法学专业教师自主学习和提升自己,多组织开展一些教师培训活动,让法学专业教师有更多合适的学习机会。三是制定更具科学性与有效性的教师考核机制,对法学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职业技能定期进行考核,从而督促教师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四是鼓励有余力的法学专业教师去做兼职律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针对青年法学教师,要着重加强培养,多提供机会让他们走出去,参加一些学术交流会和法律实务工作,积攒实践经验,为开展实践教学打基础。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个行业和领域都表现出对法治人才的高度需求,衡量法治人才的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地方高校要主动承担起国家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在创新法学专业教学、培养法学专业人才的过程中秉承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制定出更具针对性与科学性的法治人才培养方案,随时结合现实需求来调整和优化法治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地方高校要积极结合国家与社会对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标准,切实保障法治人才的培养质量与培育效果,为国家培育出更多更优质的法学专业人才,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法治人才的需求,进而为国家法治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出更多力量。  

【本文系2022年度伊犁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疆高校“涉中亚”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YS2022D01)、2022年教育部产学研项目《新法科背景下涉中亚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路径优化研究》(编号:220603145071812)研究成果】

(作者系伊犁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 : 老称杆木质辨别图片大全_老称杆木质辨别图 每日快播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x

相关推荐